14次 【論文關鍵詞】數字技術 信息素養 【論文摘 要】信息網絡、多媒體技術環境下的高校音樂教育是近幾年來我國音樂教育改革的新課題,也是國際上現代音樂教學改革的熱點。在高校音樂教學中廣泛和深入的運用數字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關鍵在于教師的音樂教學觀念轉變 --> 【論文關鍵詞】數字技術 信息素養 【論文摘 要】信息網絡、多媒體技術環境下的高校音樂教育是近幾年來我國音樂教育改革的新課題,也是國際上現代音樂教學改革的熱點。在高校音樂教學中廣泛和深入的運用數字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關鍵在于教師的音樂教學觀念轉變、信息素養信息能力的提高兩個方面,才能有效的與數字環境相適應。 數字技術、信息網絡技術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快速全面介入不僅改變了整個社會,也對人類的學習形式和過程發生革命性的顛覆。高校音樂教學在數字技術的支持和推動下正在發生極大的改革,在這一變革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觀念更新、信息素養和信息能力的提高是全面開展數字技術對音樂教學介入的首要和關鍵部分。 一、教學觀念轉變與更新 數字技術對音樂的介入使音樂的表現形式、體驗形式出現了極為重要的變化,使音樂的內涵和外延都有一個飛越的變化,這直接導致了原來傳統音樂教學觀念的破碎和新型教學觀念的重構,這一信息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對音樂教育介入所產生的顛覆性革命的意義必須要真正認識和了解,而高校音樂教師對此的認識和認可,是數字環境下音樂教學改革的前提。 (一)在音樂表現形式上由于數字技術的發展介入,音樂視覺因素的動感形象化與音樂聽覺得到完美的結合,這使一貫來以聽覺為主要載體的音樂的動感性得到了視覺上的真實表現。音樂不僅僅是能聽、而且能看,這無疑為音樂學習增添了一個新渠道和新的學習方式,但將“視聽”一體的音樂作為音樂教學的新學習內容、形式必須在觀念上得到教師的認可,教師首先要接受和具有視覺音樂已成為現代音樂教育重要學習內容這一新的教學觀念。 (二)數字技術對音樂的介入使音樂的體驗呈多元化形態。聲音與視象的快速轉換、超級鏈接以及音樂流動過程的具象化、切片化、數值量化、存儲小型便攜化,使音樂的表現形式和體驗形式增添了新的構建元素。同時,數字技術的強大處理和鏈接特點可以將過去以聽、奏、唱、讀為主的音樂學習形式以極為特殊轉換方式貫穿起來,讓其在四者中靈活轉化而形成嶄新的學習體驗形態。 (三)數字技術使音樂學習與其他學科的結合、滲透成為常態。音樂教育在數字信息技術介入下內容的擴展和多元使音樂超越了傳統的學科范疇,與不同學科形成更為廣泛結合面和交叉面,并在這種交叉和結合中更好的取得互闡互利的良性循環發展效果,使音樂學習在教與學兩方面上都能拓展嶄新的空間。 二、信息素養的培養 新的時代是一個信息時代,作為新時代的人必須具有檢索和利用各種信息源以解決信息需求及制定明智決策的能力,這種包括信息意識、信息技術知識、信息技術能力是未來信息社會生活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高校音樂教師在數字信息技術全面介入音樂教學的環境下,只有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并不斷的提高信息能力水平,才能真正的理解數字音樂的新涵義和適應、參與數字環境下的音樂教學改革。 (一)強化信息意識。高校音樂教師只有加強信息意識教育,把個體潛在的信息需求意識轉化為顯在的信息需求、并能充分正確地表達、辨析、鑒定信息價值和合理利用信息,從而形成一種對信息所特有的恒久注意力,建立良好的信息第一、信息搶先、信息憂患、信息終身的意識,才能主動的將音樂教育與數字信息技術的特點結合起來,形成具有音樂特點的獨特信息觀念和意識,為全面提高自身信息素養和信息能力奠定基礎。 1、對數字信息技術的新知識要有著良好的敏感力、觀察力、判斷力與吸收能力,具體表現為對數字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的介入發展趨勢特別是對音樂領域介入和運用情況要積極關注,逐步形成對信息技術的接受、了解、利用、開發的主動性思維,拓展性的借鑒和吸取信息技術在各領域介入后所形成的新形態。如對媒體領域中的視聽的動態轉換、表現藝術中音象結合的新型表演,各學科教學上圖文并茂的課件運用等 2、結合音樂教學內容、教學形式的特點,建立數字信息技術介入音樂教學的階梯目標、高度自覺并且有組織、有計劃、憑借現代技術手段和設備對在音樂表演、音樂體驗、音樂教學研究上有關數字信息技術運用的信息、方法進行追求和捕捉,并積極的將捕捉和追求到的信息和方法及時與高校音樂教學各環節、階段、目標形式做全方位的比照,找出其契合點或可借鑒的地方。 3、必須根據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已使傳統的教育理論及觀念、教學策略及模式、教學方法及手段發生深刻變革的這一新前提,盡快的進行教師角色的轉換以適應現代信息技術給教學帶來的變化,從單純的“教者”轉變成為具有多元身份特點的“指導者”,在音樂技能和音樂知識的傳遞過程和演繹體驗形式中以數字信息技術介入為突破點,建立數字信息技術環境下高校音樂教師從“教”學生轉變為“導”學生的新的音樂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