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鎮職工社會保障中,失業保險是一種針對失業人群制定的社會保險制度,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和總結,現階段我國的失業保險制度已經比較規范。然而在經濟危機來臨時,仍然有許多的不足,不能為失業人員提供相應的保障,失業保險制度的功能難以得到實現,使人們對社會保障失去信心。為了有效解決這種問題,就應該從經濟危機方面,對現有的失業保險制度進行完善,改進其中的不足,提升失業保險可持續發展能力,這樣才能更好的解決失業問題。
關鍵詞:失業保險,經濟危機,社會保障
失業保險經濟危機發展對策
失業保險的本質是一項社會保險制度,在社會保障體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適用對象為社會失業人員。失業保險具有法制性和強制性,其具體含義是指國家依據法律法規,通過政府、企業、個人等多種方式籌集資金,并設立社會失業保險基金,專門向沒有生活來源、符合補助期限標準的失業人員提供所需基礎生存物質,以維持其基本生計。為促進失業保險應對經濟危機的可持續發展,就需要采取有效策略對其進行完善。
失業保險的重要性
經濟危機具有波及范圍廣、傳播速度快、危害性大等特點,很多公司都難以在經濟危機的沖擊下生存下來,而大量企業的破產倒閉,必將會造成失業人員數量急劇增長,這部分人不得不靠領取政府發放的失業保險金維持基本生計。通過建立并實施失業保險制度,可以為失業人員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在保護其生存權利和自身尊嚴的同時,能夠促進勞動力的合理流動及市場化運作。并且,可以消除勞動者失業后的后顧之憂,為其尋找更加合適的工作崗位提供了基礎保障,并創造了更多的機會。另外,還可以減輕企業裁員后的經濟壓力和社會壓力,有利于企業內部人員結構的優化調整,對于實現人力資源配置的合理化,及利用率最大化具有重要意義。
經濟危機下我國失業保險所暴露出的問題
面對經濟危機的沖擊,我國失業保險制度所能提供的保障力度十分有限,所暴露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失業保險覆蓋范圍狹窄,僅僅針對城鎮企業事業單位職工,沒有將農村剩余勞動力及進城務工人員涵蓋在內,也沒有實現對小型企業、個體企業、私營企業等全面覆蓋,很多符合失業保險金發放標準的失業人員難以得到相應的保障。第二,促進再就業能力較弱,在失業人員中,文化程度較低的人所占比重較大,而失業保險金主要是以救濟為主,用于技能培訓的資金比例較小,失業人員對失業保險金依賴程度較高,缺乏動力也沒有能力尋找新工作,很難實現再次就業[1]。第三,我國失業保險金的統籌層次較低,基本是由縣級和市級政府完成的,穩定性和地域風險能力較弱,其保障力很容易因經濟較大波動而下降。這些都是經濟危機下失業保險制度中亟需解決的問題。
失業保險應對經濟危機的發展對策
為促進事業保險應對經濟危機可持續發展的實現,就需要以其中較為突出的問題為突破口,制定合理的改善策略加以解決,構建完善的失業保險制度體系。
(1)擴大失業保險覆蓋范圍
促進失業保險可持續發展的當務之急,是實現失業保險的全面覆蓋。政府應在失業保險原來覆蓋范圍的基礎上,將其擴展到城鎮企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并將農村剩余勞動力和進城務工人員納入到失業保險體系中,在法律條文中對具體、可行的保障措施加以說明和規定。另外,還應該平等對待所有形式企業,建立健全小型企業、個體企業、私營企業等失業保險制度體系,使符合失業保險金發放標準的失業人員都能夠得到相應的補助,并確保失業保險金發放標準的合理性,為失業人員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2)增強促進再就業能力
在發放失業保險金的時候,應該適當調整用于救濟和用于培訓兩方面的資金比例,以調動失業人員尋找新工作的積極性,增強促進再就業能力。一方面應該逐步提高失業保險的保障水平,以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需求為基礎,控制好給付標準,避免失業人員對失業保險金產生過度依賴心理,以至于不愿尋找新工作。另外,應適當增大失業保險金中用于技能培訓的資金比重,使失業人員掌握更多的技能,激勵失業者努力尋找就業機會,對其再次就業具有重要的幫助作用。與此同時,還需要對失業保險金的最長領取期限做出明確規定,降低失業人員的依賴性,對于繳費滿1年不足兩年的,計發2個月的失業保險金;以后每滿l年,計發1個月的失業保險金,最長不超過18個月。
(3)提高失業保險統籌層次
失業保險金的保障能力與其統籌層次呈正比管理,所以可以通過提高失業保險金的統籌層次,確保其保障能力的充分發揮。在對失業保險金進行統籌規劃時,應該建立省、市、縣多層級統籌層次,以增強失業保險金的穩定性和地域風險能力,并在中央設立失業保險調節金,以應對較大經濟波動現象,及時對地方失業保險金進行補充,提高失業保險基金的社會化程度,進而才能使失業保險金的保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4)加強失業保險金的籌集和管理
在籌集失業保險基金的時候,應堅持政府、企業和個人三方共同參與的基本原則,以政府為主導,加大政府財政補貼力度,以保證企業和企業員工繳稅負擔不變為前提,對繳稅比例做出相應的調整,以籌集更多的失業保險基金。同時應該動員社會力量,對多種資金籌集渠道進行整合,加大對失業保險金的監督和管理,落實具體發放情況,提高失業保險金的利用率,增強其保障能力。
構建完善的失業保險制度體系,是確保該項社會保險制度功效有效發揮的基礎,能夠為失業人員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在維護社會穩定,降低經濟危機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針對經濟危機下失業保險所暴露出的問題,可以通過擴大失業保險覆蓋范圍,增強促進再就業能力,提高失業保險統籌層次,加強失業保險金的籌集和管理等策略加以改進,以促進失業保險在經濟危機下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曉冬.完善我國失業保險制度的對策及立法建議[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3,(28):22-22.
[2]劉罡.試論我國失業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江蘇商論,2012,(12):78-78.
[3]呂學靜,牛博杰.經濟“新常態”失業保險應著力促進就業[J].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2015,(7):37-39.
社會保障相關論文可投稿期刊《社會學核心期刊如何發表,哪個容易發》
核心期刊在三個期刊級別中屬于不太容易發表的一種期刊,因為核心期刊的社會影響力和學術價值都很高,因此發核心的作者也是最多的。如果自己執意要向核心期刊雜志社投稿的話,可能會由于投稿人數眾多或者是稿件質量等問題而將你的稿件退回。如果是這樣的結局的話,我們還是懸崖勒馬,找一個論文機構替您論文為好啊!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