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論文發表有哪些流程?SCI期刊通常都是英文期刊,英文期刊的發表流程大致和國內的學術期刊是一致的,但是又有一些細節區別,那么成功發表一篇論文有什么流程呢?通常也是包括投稿、審稿、錄用/被退稿、修改潤色、終審、定稿、校對、排版、印刷、出刊、郵寄幾個環節,以下是小編搜集整理的SCI論文發表流程詳解,希望對想要發表SCI論文的作者有幫助。
1.正視審稿前的初次評估
論文的質量的評價主要是取決于所投放的刊物的影響因子高低,很多IF較高的期刊就會采取所謂的審前初評,它的過程就是送稿的人,先要在它的官方網站的指定位置上,用一段文字或者摘要來闡明所寫論文的重要性。
2.審稿的前期過程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很多雜志都會采取網絡運作的模式來提高效率,當雜志社收到稿件的時候會對其進行審稿編號,指定一名編輯進行全面的閱讀,并且聘請一些顧問進行評估,評估之后可以的話,再次將文章與最近發表的論文進行比對,來核對其是否在該領域具有前沿性、先進性和排他性。
3.審稿過程
如果前面的前面的艱難困苦挺過來,就會來到這個流程送稿。一般來說,如果稿件能夠達到送稿的標準,雜志社會采用EMAIL等方式通知聯系作者。審查你的稿件的人往往都是雜志社編輯指定的該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并且會規定審稿的時間。
4.編輯審定以及修改
審稿者會在編輯規定的時間內對稿件進行評價,并且把評價的結果反饋給編輯部。編輯部收到這個稿件的評價結論之后,就會組織個編委會對該文章進行討論。討論之后,編輯會把結果通過EMAIL等方式告知作者結果,要么拒稿,要么進行修改再次投遞。
5.文章確定發表以及發表后過程
這部分的工作就會相當簡單,文章被編輯確定發表之后,稿件會轉移到出版編輯的手里,進行排版制作,這個階段一般出版編輯會與作者聯系關于圖標大小,幫助作者修改文字等工作。
SCI論文發表難度較大,如果作者還有關于SCI論文發表的疑問和困惑,可以直接咨詢本站在線編輯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