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的影響因子
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ISTIC) 2009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總被引頻次2587 ,影響因子0.815。在33種神經與精神類期刊中,總被引頻次排名3,影響因子排名2;在1868種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總被引頻次排名89, 影響因子排名196。
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是cssci嗎
不是。 CSSCI一般指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全稱為“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縮寫為CSSCI。用來檢索中文社會科學領域的論文收錄和文獻被引用情況。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由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開發研制而成,是國家、教育部重點課題攻關項目。CSSCI遵循文獻計量學規律,采取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從全國2700余種中文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性期刊中精選出學術性強、編輯規范的期刊作為來源期刊。目前收錄包括法學、管理學、經濟學、歷史學、政治學等在內的25大類的500多種學術期刊,現已開發的CSSCI(1998—2009年)12年度數據,來源文獻近100余萬篇,引文文獻600余萬篇。
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是核心期刊嗎
《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原名《中國行為醫學科學》)是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1版)收錄的核心期刊。也是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收錄的核心期刊。
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復審時間是多久
復審時間與終審,都要預計時間20天,也可能還要高于這個時間,看編輯效率了,如果過了15天沒有消息,又等的急,可以委婉詢問一下是什么原因,如果不急,就等著,催多了,編輯很可能拒了。 投稿時直接使用雜志社提供的模板上直接填充的內容,按照期刊格式來。可預計一下,初審2個月 外審1個月,到錄用出版5個月時間應該是要的。
醫學專業學術會開幕式領導發言稿怎么寫
大家好! 在這秋高氣爽的金秋十月,中華醫學會第十二次全國行為醫學學術會議在這里隆重開幕。來自海內外的600多位行為醫學及相關學科的精英匯聚一堂,交流經驗,分享信息,共謀行為醫學發展大計。尤其,我們特別榮幸的邀請到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國家衛生部原副部長、中國工程院士王隴德教授,河北省人民政府孫士彬副省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大業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春巖教授,中國科協高勘部長,以及河北省科技廳、河北省衛生廳、河北省民政廳、河北省科協等方面的多位領導光臨大會指導工作。在此,我謹代表中華醫學會行為醫學分會和《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編委會,向出席這次會議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謝意! 行為醫學(behavioral medicine)是研究和發展行為科學中有關健康和疾病的知識和技術,并把這些知識和技術應用于疾病的預防、健康促進、診斷、治療和康復的一門交叉學科。因此,可以說行為醫學是保障和促進人類健康最關鍵的學科之一。行為醫學的發展大大豐富了醫學理論,也促進了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行為-社會模式的轉變。目前較多的學者已形成共識,認為行為醫學與生物醫學、社會醫學并列,是現代醫學體系的三大支柱之一,在保障和促進人類的健康方面正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 我國在行為醫學方面的研究和記載雖然可追溯到很多年前, 如中醫學十分注重人的行為與健康和疾病的關系。中醫的整個理論體系幾乎都是建立在對人的行為觀察分析之上的。只是沒有提到“行為醫學”一詞。但自1977年“行為醫學”問世以來,行為醫學在中國的發展也僅僅是20多年的時間(1990年行為醫學分會正式成立),但我們在中華醫學會的領導和一批專家的積極努力下,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上,在和-諧的氛圍中,全國的行為醫學專家及相關學科的同道們密切合作、相互支持與理解,大家都以學科發展、學術交流、增進友誼、相互促進為重,創造性的開展了很多工作,行為醫學分會的各項工作有了迅猛的發展.現在我把一年來的工作簡要總結如下: 去年我們順利完成學會換屆選舉工作,2015年11月廣州會議期間,在中華醫學會組織管理部的主持下,行為醫學分會成功的進行了第四屆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選舉產生了主任委員、候任主任委員和委員會常務委員。第四屆委員會由國內的69位專家組成,選舉產生常務委員21名,主任委員1名、候任主任委員1名、副主任委員4名。 積極承辦、組織參加“相約名人堂——與院士一起看世博” 大型學術活動。行為醫學分會積極承辦、組織參加了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及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相約名人堂——與院士一起看世博”大型系列學術活動。于2015年9月6日、9月10日下午在上海世博園公眾參與館和9月9日下午在上海科學會館分別進行了三次活動。活動的主題是行為決定健康。 每場活動均包括主題報告、嘉賓對話、與媒體及聽眾對話和簽名贈書多個環節。主講專家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市科協主席***教授,中華醫學會行為醫學分會主任委員、濟寧醫學院副院長***教授,中華醫學會行為醫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濟寧醫學院院長**教授,中華醫學會行為醫學分會名譽主任委員、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上海醫學會行為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中山醫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