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分析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聯合應用于直腸癌根治術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選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進行直腸癌根治術患者80例資料,隨機分兩組,對照組40例采取全身麻醉的方式,研究組40例采取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聯合的方式,觀察兩組麻醉效果、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研究組患者蘇醒的時間、拔管的時間比對照組短,且認知功能評分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7.27%低于對照組21.82%,比較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聯合應用于直腸癌根治術患者中的麻醉效果較好,能幫助患者在最短的時間蘇醒,且不良反應較低。
關鍵詞: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 直腸癌根治術 麻醉效果
直腸癌是消化系統病變中的惡性腫瘤之一,臨床治療直腸癌的有效方式是直腸癌根治術,能將腫瘤徹底清除,使患者生存周期延長,且術中麻醉可有效保障患者的手術效果[1-2]。如今,全身麻醉在臨床手術中的應用較為普遍,且麻醉效果較好,但術后患者麻醉恢復效果欠佳,會給患者造成嚴重的不良反應。而硬膜外麻醉則是通過對交感神經的沖動傳導進行阻斷、對應激反應進行抑制,使麻醉效果得到提升,安全性較高。本文選取80例患者資料,分析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聯合應用于直腸癌根治術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進行直腸癌根治術的80例患者資料,隨機分成兩個組,各40例。對照組男19例,女21例;年齡31~81歲,平均(55.98±5.74)歲;體重47~75kg,平均(60.96±10.02)kg。研究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32~82歲,平均(56.99±5.75)歲;體重48~76kg,平均(61.97±10.03)kg。兩組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術前均給予常規藥物,術前30min給予患者阿托品0.5g、苯巴比妥0.1g肌肉注射。研究組患者給予全身麻醉聯合硬膜外麻醉:從T12-L1實施硬膜外的穿刺,置入硬膜外導管之后,注入試驗量2%的利多卡因4mL,5min后追加1%利多卡因6~8mL,麻醉平面控制在T7-12,待出現麻醉平面后,實施全身麻醉誘導,麻醉誘導藥物有咪達唑侖0.03~0.05mg/kg、依托咪酯乳劑0.2~0.3μg/kg、舒芬太尼0.2~0.3μg/kg、順式阿曲庫銨0.15~0.2mg/kg,完成靜脈注射之后行氣管插管。且將呼氣末的二氧化碳分壓維持在35~45mmHg。采用靜吸復合麻醉方式進行麻醉維持,七氟烷吸入,且呼氣末的濃度控制在1%~2%,每小時持續靜脈泵入的方式注入4~6mg/kg丙泊酚和0.1~0.2μg/kg瑞芬太尼,根據患者的情況靜脈注射順式阿曲庫銨。對照組患者采取全身麻醉,麻醉具體方法與研究組一致。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患者的麻醉效果:包括拔管和蘇醒時間、認知功能評分;認知功能評分以MMSE簡易精神狀況監測量表進行評估,30分為最高分,27分為臨界值,大于27分代表正常[3]。(2)比較兩組不良反應情況:蘇醒延遲、心動過速、嘔吐惡心、寒戰。
1.4 統計學方法
選擇SPSS22.0軟件分析,計數數據采用以t和χ2來檢驗,計量數據資料采用,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麻醉效果
研究組患者蘇醒時間、拔管時間比對照組短,且認知功能評分優于對照組,表示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麻醉效果
2.2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7.27%低于對照組21.82%,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n/%)
3 討論
直腸癌患者早期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患者僅僅會出現大便潛血、消化不良等,伴著病情不斷發展,會有腹痛、便血、腹部包塊的現象[4]。給予患者直腸癌根治術能幫助患者有效消除病灶,對病情的進展進行控制,而有效的麻醉是確保手術效果的關鍵。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蘇醒時間、拔管時間比對照組短,且認知功能評分優于對照組,說明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聯合應用于直腸癌根治術患者中的麻醉效果較好。究其原因,全身麻醉可對患者中樞神經系統進行有效抑制,且作用于大腦皮層、邊緣的皮膚,但此麻醉會導致患者產生生理應激情況,使患者心率出現異常、血壓上升,甚至產生室性早搏;而且全身麻醉會導致患者術后神智不能在最短時間恢復,會使患者產生認知障礙[4]。硬膜外麻醉能使手術的應激反應減少,幫助患者穩定血壓、心率,減少心臟的負荷,使麻醉藥物的使用量降低,進而減少中樞神經的損傷。硬膜外麻醉應用在直腸癌根治術患者中能對其交感神經-腎上腺髓質軸的反應進行有效抑制,使血流動力學保持穩定,并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興奮性進行抑制,有效增強皮質醇分泌,進而使麻醉安全性得到提升[5-6]。二者聯合使用的效果更好,可幫助患者縮短麻醉蘇醒、拔管時間,提升患者認知功能。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說明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聯合應用于直腸癌根治術患者中,可有效降低產生并發癥的幾率。全身麻醉與硬膜外麻醉聯合治療能有效降低使用的麻醉藥量,麻醉藥中的某些藥品會給患者造成較大的傷害,所以降低麻醉劑的用量能保證患者身體的健康。手術治療的過程中選擇合適、有效的麻醉方式,能使手術中患者的高代謝情況得到改善,進而增強手術成功幾率。且硬膜外麻醉作用的機理主要是將機體疼痛的傳送途徑阻斷,減低疼痛刺激,和全身麻醉復合麻醉效果更好,可有效降低應激反應,減少蘇醒延遲、心動過速、嘔吐惡心、寒戰等不良反應的產生[7-8]。
總之,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聯合應用于直腸癌根治術患者中可提升麻醉效果,且能有效減少不良反應,安全性較高,具有臨床應用與研究價值。
參考文獻
[1]周敏,洪甲庚.硬膜外麻醉復合全身麻醉在直腸癌根治術中的作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27):5-7.
[2]夏扣柱,張健,竇豆.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中保留左結腸動脈對病人預后的臨床研究[J].當代臨床醫刊,2021,34(03):70.
[3]常鈞,牛悅峰,馮晉路.硬膜外麻醉復合全身麻醉在直腸癌根治術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實用醫刊,2019,46(12):55-57.
[4]張新科,司小萌,司海超.腹橫肌平面阻滯輔助全身麻醉在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癌癥進展,2020,18(4):388-392.
[5]趙荔枝,王茜,雷宇.納布啡對結直腸癌根治術后麻醉恢復期的鎮痛效果和導尿管相關膀胱刺激征的影響[J].四川醫學,2019,40(3):213-217.
[6]周敏,洪甲庚.硬膜外麻醉復合全身麻醉在直腸癌根治術中的作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27):5-7.
[7]魏育潔,宋俊嶺,李華.硬膜外麻醉復合全麻對直腸癌根治患者血流動力學、血清GABA、S100β蛋白的影響[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9,37(4):679-681.
[8]常鈞,牛悅峰,馮晉路.硬膜外麻醉復合全身麻醉在直腸癌根治術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實用醫刊,2019,7(12):55-57.
本文由期刊論文網首發,一個權威專業的學術論文發表知識網。
文章名稱:全身麻醉聯合硬膜外麻醉在直腸癌根治術麻醉效果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