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分析燙熨聯合艾灸在腰椎間盤突出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腰椎間盤突出患者5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25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試驗組加用燙熨聯合艾灸護理。結果:試驗組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試驗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腰痛癥狀緩解時間、下肢麻木無力癥狀緩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燙熨聯合艾灸護理用于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可促進癥狀的快速改善,并為患者恢復正常生活提供可靠支持。
關鍵詞:燙熨 艾灸腰椎間盤突出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發病率較高的骨科疾病之一,發病后將對患者腰椎功能、生活質量及身心健康均造成一定影響,若病情較重可能會增加家庭、社會負擔,應引起患者、家屬及醫護人員高度重視。近年來,腰椎間盤突出發病率逐漸升高[1],具有累及廣泛性、易復發等特征,對臨床管理工作提出了較高要求[2]。西醫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主要原則在于止痛、恢復腰椎功能等,但近年來隨著祖國醫學理論逐漸受到學者認可,有研究認為針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實施中醫特色護理或可獲得更優效果。中醫特色護理是一類衍生于中醫理論的護理管理方法,燙熨、艾灸均屬于經典中醫特色護理技術。為確定二者聯用的價值,本研究主要針對50例患者進行分析,研究目的在于為今后臨床合理取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護理方案提供可靠參考依據,以利于提高護理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7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腰椎間盤突出患者5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25例。對照組男16例,女9例;年齡24~71歲,平均(46.1±14.9)歲。試驗組男15例,女10例;年齡22~73歲,平均(45.8±14.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1)符合《骨與關節損傷和疾病的診斷分類及功能評定標準》中關于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標準;(2)意識清醒,可積極配合本次研究;(3)對本次研究內容完全知情;(4)可良好耐受本次研究中涉及的各項治療及護理方法;(5)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存在腰椎創傷、手術史;(2)合并其他腰椎病變;(3)惡性腫瘤;(4)處于產褥期、哺乳期、妊娠期等生理特殊時期的女性腰椎間盤突出癥;(5)精神系統疾病;(6)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疾病;(7)意識不清,無法積極配合本次研究;(8)對本次研究中涉及的燙熨、艾灸等方法無法耐受;(9)存在心臟、肝臟、腎臟等機體重要器官嚴重器質性病變(功能不全)。
方法:⑴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包含臥床休息、針灸、推拿、拔罐、中醫定向透藥治療等。⑵試驗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燙熨聯合艾灸護理:(1)燙熨護理。a.結構與組成:燙熨治療貼由陶瓷微粉輻射層、化學發熱層、保溫層、固定膠帶組成,陶瓷微粉輻射層由陶瓷微粉、丙烯酸壓敏膠、無紡布組成,化學發熱層主要由鐵粉、活性炭、木粉、食鹽組成。基本參數:陶澆微粉輻射層的遠紅外發射波長范圍在8~14μm,其法向比輻射率不低于80%;溫度特性:升溫時間≤10 min;最高溫度≤60℃,持續時間≥6 h;溫度保證時間≥3 h。b.用法。囑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取俯臥位,找出痛點(原發病灶)后,清潔患部皮膚,取出艾運燙熨治療貼,揭去兩側硅油紙,露出固定膠膜,立即將陶資微粉輻射層對準痛點,貼緊皮膚,持續12 h,燙熨治療貼發熱對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患處進行燙熨護理,1次/d。(2)艾灸護理。a.取穴。依據辨證施治理論,結合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證型進行取穴。本組50例均屬氣滯血瘀型,選取大腸腧、阿是穴、腰夾脊、膈腧、委中等穴位。b.艾灸護理。依據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證型,于適宜穴位處皮膚表面間隔2~3 cm處,雀啄灸,每穴灸10~15 min(以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耐受為度),1次/d。
觀察指標:(1)疼痛:經由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價兩組護理后疼痛程度變化情況,評價時為被評價者提供一張從左至右依次標有0~10數字的卡片,并告知患者標出能夠代表其過去24 h自覺疼痛感的數字即為VAS法評分(總分0~10分),分數越高、被評價者疼痛程度越重(即VAS法評分、疼痛程度具有正相關性);(2)生活質量:利用生存質量測定量表(WHOQOL-100)[由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評價兩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WHOQOL-100量表評價內容具體包括社會關系、心理、環境、生理、獨立性、精神支柱等,該量表(總分0~100分)得分、被評價者生活質量相關性同VAS法;(3)癥狀緩解情況:記錄兩組患者研究過程中腰痛、下肢麻木無力等癥狀緩解時間。
統計學處理:數據應用SPSS 26.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疼痛及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試驗組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試驗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疼痛及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癥狀緩解時間比較:試驗組腰痛癥狀緩解時間、下肢麻木無力癥狀緩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癥狀緩解時間比較
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骨科常見病、多發病之一,因此如何針對此類患者疾病特點合理取舍病情控制措施已成為患者本人、家屬、醫護人員等多方關注的重點問題。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護理管理工作的復雜性在于:(1)癥狀復雜,患者依從性差。腰椎間盤病變可累及腰部、下肢等,引發局部疼痛、活動受限等不僅會干擾患者的日常生活,還容易造成其依從性的下降[3]。上述問題對腰椎間盤突出護理質量的提升產生了一定限制作用。(2)治療方案對護理工作要求較高。西醫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主要涉及藥物、手術等,其中手術屬于有創操作,治療過程中可能對患者局部肢體造成一定創傷,不利于保障臨床疾病治療效果及預后,而藥物保守治療則存在“治標不治本”的弊端,加之不同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間存在個體差異,針對不同患者統一使用固定治療方案勢必不利于部分患者獲得滿意療效。
中醫特色護理以其良好的理論基礎,逐漸于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護理管理中得到良好的普及。其中,燙熨技術的原理為:艾運燙熨治療貼組成部分包括陶瓷微粉輻射層、化學發熱層、保溫層、固定膠帶等,使用后可使機體局部溫度升高,從而達到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及微循環狀態、加速炎性遞質吸收等作用,有效實現活血、化瘀、止痛等目的,緩解患者自覺疼痛感[4]。
腰椎間盤突出護理中,燙熨聯合艾灸干預的優勢在于:(1)契合患者病機,快速顯效。燙熨聯合艾灸則將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病機作為參照,選定適宜的穴位以促進燙熨、艾灸技術散瘀減痛、通絡活血作用的發揮。這一中醫特色護理方案與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病機的高度契合性特征,可進一步加快治療方案的顯效速度。(2)有效減痛:腰部疼痛是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典型癥狀,也是活動受限、工作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5]。常規護理主要經心理支持、認知干預等途徑,間接緩解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痛苦體驗,其減痛效果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而經燙熨聯合艾灸干預后,燙熨、艾灸技術的鎮痛機制可協同生效,有效緩解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腰痛癥狀。(3)改善生活質量: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問題主要與其復雜癥狀有關,且其生活質量水平與其病程(癥狀持續時間)存在密切關聯。實施燙熨聯合艾灸干預后,中醫特色護理技術可經穴位刺激、熱療作用等改善跛行、腰痛、坐骨神經痛等一系列癥狀引發的不良影響,進而為其生活質量的改善提供支持。
綜上所述,宜于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護理管理中,引入燙熨聯合艾灸護理,以借助中醫特色護理技術的優勢,緩解腰椎間盤突出引發的一系列癥狀。
參考文獻
[1]施思,馮衛華.傳統護理配合穴位艾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臨床研究[J].醫學食療與健康,2019(16):121-122.
[2]李敏儀.探討艾灸聯合穴位貼敷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護理效果[J].哈爾濱醫藥,2018,38(1):88-89.
[3]閔翠蘭,王娓秀.艾灸結合拔罐聯合優質護理治療血瘀氣滯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8,16(1):131-132.
[4]俞銀梅,阮國輝,鄭斌.傳統護理配合穴位艾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35例臨床研究[J].江蘇中醫藥,2017,49(12):64-66.
[5]黃勤,車旭東,梁哲瑞.中藥燙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康復護理干預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31):147-149.
本文由期刊論文網首發,一個權威專業的學術論文發表知識網。
文章名稱:燙熨聯合艾灸治療氣滯血瘀型腰痛的觀察與護理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