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探究B-Lynch縫合術對產后出血患者的治療效果。方法 挑選本院分娩時發生產后出血的產婦124例,分為兩組,各62例。對照組實施常規紗布填塞法進行止血,試驗組實施B-Lynch縫合術實現止血,對比兩組手術各項指標、術后2周內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術前、術后血紅蛋白變化情況和產后24 h的出血量。結果 試驗組的住院時間比對照組短,術中出血量比對照組少,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試驗組的手術時間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試驗組并發癥的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術前,兩組的血紅蛋白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與術前相比,術后兩組的血紅蛋白均有所下降,且試驗組的血紅蛋白明顯高于對照組(P <0.05)。試驗組產后24 h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P <0.05)。結論 對分娩時發生產后出血的產婦實施B-Lynch縫合術,不僅能有效減少術中出血量、產后24 h出血量,縮短住院時間,還能明顯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和血紅蛋白水平,臨床效果好。
關鍵詞:產后出血B-Lynch縫合術并發癥 止血效果
產后出血是一種產后并發癥,產婦情況較為危急,常出現繼發性貧血、失血性休克及陰道流血等現象,且產婦易出現產褥期感染,甚至導致產婦死亡[1-2]。臨床一般對產后出血產婦實施子宮按摩或常規填塞紗布止血,必要時還會采取子宮切除的方式,但這些方法會影響產婦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對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3]。相關研究表明,B-Lynch縫合術可用于治療產后出血,且療效良好[4]。鑒于此,本研究探究了B-Lynch縫合術對產后出血的療效,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挑選本院分娩時發生產后出血的產婦124例,選取時間是2017年7月至2019年8月,將其分為試驗組、對照組,各62例。排除標準:(1)存在腎、肝、心等臟器疾病。(2)存在精神疾病。(3)凝血功能存在障礙。(4)產婦依從性低,不能配合試驗。(5)產婦病歷資料不完整[5]。對照組年齡22~35歲,平均(28.01±3.65)歲;孕周36~41周,平均(38.56±1.78)周。試驗組年齡23~34歲,平均(28.04±3.62)歲;孕周37~42周,平均(38.58±1.79)周。兩組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紗布填塞法進行止血,先固定住產婦的子宮底,把5 cm寬、2 cm長的無菌醫用紗布放入子宮腔內,對其實施無縫、嚴密的填塞,并在抽出紗布前,對產婦實施宮縮素[6]。試驗組實施B-Lynch縫合術實現止血。將子宮從產婦的腹腔里托出,處理干凈殘血后,再用可吸收縫合線對產婦子宮切口進行縫合,進針位置在子宮左下方的3 cm處,出針位置在切口上邊緣的3 cm處;把線拉到宮底,注意宮底與右宮角的距離保持4 cm,穿過產婦的宮底漿膜層,于子宮后壁與右前壁處進針,出針位置在宮腔水平;在操作完成后,拉緊縫線的兩端,打結。待產婦各項生命體征平穩后,再縫合其腹部切口[7-8]。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記錄術前、術后血紅蛋白的變化和產后24 h的出血量,以及術后2周內感染、腸梗阻、腸粘連等并發癥的發生情況[9]。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手術各項指標情況比較
試驗組的住院時間比對照組短,術中出血量比對照組少,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的手術時間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各項指標情況比較(±s)
2.2 兩組術后2周內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試驗組發生感染1例(1.61%)、腸粘連2例(3.23%),并發癥總發生率為4.84%(3/62);對照組發生感染5例(8.06%)、腸梗阻3例(4.84%)、腸粘連6例(9.68%),并發癥總發生率為22.58%(14/62)。兩組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2485,P=0.0041)。
2.3 兩組術前、術后血紅蛋白的變化以及產后2 4 h的出血量比較
術前,兩組的血紅蛋白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術前相比,術后兩組的血紅蛋白均有所下降,且試驗組的血紅蛋白明顯高于對照組,產后24 h出血量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前、術后血紅蛋白的變化以及產后24 h的出血量比較(±s)
3 討論
在實際臨床分娩過程中,凝血功能障礙、軟產道裂傷、胎盤因素以及子宮收縮乏力等均有可能導致產婦發生產后出血[10]。目前,我國發生產后出血的概率高達10%,尤其是實施剖宮產術時,其發生出血的概率超過出血總發生率的3/4,是引起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11]。為提升孕產婦的存活率,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必不可少。子宮切除術、按摩子宮、紗布填塞法、B-Lynch縫合術等均適用于治療產婦產后出血。其中,B-Lynch縫合術可有效改善產婦的產后出血情況,降低切除產婦子宮的概率,且操作簡便、安全性較高,術后不易引發并發癥。本次試驗結果顯示,試驗組的住院時間比對照組短,術中出血量比對照組少,產后24 h出血量少于對照組,術后血紅蛋白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而試驗組的手術時間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上述結果與相關研究結果基本一致[12-14]。可見,采取B-Lynch縫合術的止血效果更佳,且在縮短住院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和血紅蛋白水平方面的療效也更好。
綜上所述,與實施常規紗布填塞法相比,對分娩時發生產后出血的產婦實施B-Lynch縫合術的止血效果更好。
參考文獻
[1]李澤瓊,劉光昌,秦先芬,等.B-Lynch縫合術聯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預防高危產婦剖宮產術中及產后出血的療效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8,33(21):5017-5020.
[2]牛志紅.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聯合低位B-Lynch縫合術治療難治性前置胎盤性產后出血的療效[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25):282-283.
[3]侯彩莉,楊春娜,王小莉.子宮排釘式縫合術治療剖宮產術中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臨床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19,28(16):2953-2954.
[4]王榮,張占領,錢蕾芳.欣母沛與低位B-Lynch縫合術聯合對難治性前置胎盤產后出血患者的療效、出血量及子宮復舊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9,34(9):2162-2164.
[5]劉春艷,朱冬梅,譚小勇.紗條填塞、Bakri球囊填塞與改良B-Lynch縫合術治療難治性產后出血的療效比較[J].中國醫師雜志,2019,21(6):920-922.
[6]梁婉琪,張美,李芬霞.B-Lynch縫合術治療剖宮產產后出血的效果評估及患者術后性生活質量評價[J].中國性科學,2019,28(3):86-89.
[7]孟曉慶.B-Lynch縫合術對宮縮乏力產后出血的治療效果及對遠期生育力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15):2433-2435.
[8]王寧寧,符音,張丁丹,等.B-Lynch縫合術聯合宮腔內水囊壓迫在剖宮產術中難治性產后出血中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19,28(14):2546-2547.
[9]林綠,李群.欣母沛聯合改良B-Lynch子宮縫合術在剖宮產難治性子宮收縮乏力性產后出血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9,9(8):104-106.
[10]張士玲.低位B-Lynch縫合術聯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前置胎盤產后出血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9,25(21):98-100.
[11]雷云麗.宮腔Bakri球囊聯合陰道紗條和紗條宮腔填塞對嚴重及難治性產后出血的有效性研究[J].實用醫技雜志,2019,26(7):902-903.
[12]王啟航,張亞娜.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聯合子宮B-Lynch縫合術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19,28(5):846-847.
[13]贠錫革,張敏.低位B-Lynch縫合術聯合米索前列醇在前置胎盤產后出血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醫學,2021,27(21):137-139.
[14]朱琳琳.改良B-Lynch縫合術聯合陰道填紗治療剖宮產產后出血臨床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21,37(9):87-88.
本文由期刊論文網首發,一個權威專業的學術論文發表知識網。
文章名稱:B-Lynch縫合術對產后出血患者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