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期刊論文若想公開發表就必須經過期刊的審稿環節,我們知道國內刊物的審稿一般有初審、外審和終審三個環節,SCI期刊論文審稿最常用的評審形式是什么?其實國內外刊物在審稿環節的設置上是基本一致的,只不過在稱謂上有一些不同,對于SCI刊物來說,最關鍵的審稿環節同樣是外審,但是在SCI期刊中外審稱作同行評議。
同行評議與外審其實是同一含義,即邀請行業內的專家學者或者教授對文章進行審核與評價,這些外部審稿專家對文章的評審結果很重要,是雜志社是否決定錄用文章的主要依據,所以同行評議在SCI期刊論文發表中至關重要,對于同行評議作者一般容易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有的期刊還會要求作者自己推薦合適的審稿專家,作者該如何應對同行評議?
首先作者投稿后要及時關注文章的動態和所處環節,如果收到了外審專家的修改建議,要及時對文章做出修改和補充,一般審稿專家的修改建議主要集中在創新性、是否與先前的研究有重合之處,以及文中一些專業數據、理論的充分性適當性,有時候會建議作者補充相關文獻或者數據等專業內容,對于這些建議作者要一一參考,按照要求作出修改和完善。
其次就是需要作者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文章的修改及時返回作者,并且將修改的部分在修回信中一一體現,便于期刊編輯了解查閱,修回信中應當對審稿建議作出一一對應的回復,作者如果對修改建議持不同意見就要拿出充分有力的證據和主張才行。
對于同行評議環節,它是決定文章能否公開發表的關鍵環節,作者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才行,對于同行評議如果有更多疑問可以咨詢期刊期刊論文網學術顧問。
《SCI期刊論文審稿最常用的評審形式是什么》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