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搞多投這種行為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一些作者由于時間有限希望文章盡快見刊于是就同時投稿數個刊物,認為這樣會提高效率,殊不知這就構成了一稿多投的行為,有的作者說投稿郵件及時撤回了應該就沒事兒了,其實也不然,只要郵件到達投稿郵箱了,即便編輯沒有打開查看或是撤回,也算是一稿多投,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一稿多投有哪些危害?SCI怎么避免一搞多投?
(1)一稿多投相當于重復發表,意味著會牽扯到版權問題,對于這種情況的處理輕則退稿,重則在一定時間內禁止投稿,并且會連帶導師等科研單位列入黑名單。這樣害人不利己的事還是不要做的好。
(2)這種做法有違學術道德,是會受到科研領域同行譴責的行為,而且也不利于個人的長遠發展。
(3)一篇科研期刊論文從籌劃到結束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在最后一個環節急功近利,鋌而走險把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毀于一旦是不值得的,要把這筆賬算清楚,孰輕孰重。在SCI期刊論文投稿前可以安排出一定的時間來收集相關資料,做好充分準備避免一些常識性的錯誤。
SCI期刊論文一稿多投在同行看來其實是一種投機取巧的方式,所以大家在投稿時切記不可以存有僥幸心理,因為部分期刊的審稿人和編委是同一個人,文章被同一個人拿到雖說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也是有發生的機率的,避免一稿多投的唯一正確方法就是要等到已投刊物明確拒稿后,再轉投其他刊物,這一點無論是國內學術期刊還是SCI期刊都是一樣的,時間有限的話,作者最好投稿前做好了解,明確一下目標刊物的審稿周期,再合理安排投稿。
《SCI怎么避免一搞多投》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