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次 摘 要:本文從高等職業教育的定義出發,結合中國的國情和教育部的16號文概括出高職教育的目標。通過高職教育課程的建設與改革、加強工學結合的力度、落實高職院校的辦學自主權、考慮聯合辦學以及加強高職教育的研究這些路徑實現高職教育的目標。 關鍵詞:高 --> 摘 要:本文從高等職業教育的定義出發,結合中國的國情和教育部的16號文概括出高職教育的目標。通過高職教育課程的建設與改革、加強工學結合的力度、落實高職院校的辦學自主權、考慮聯合辦學以及加強高職教育的研究這些路徑實現高職教育的目標?! £P鍵詞:高職教育;目標;路徑; 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和職業教育奠基人黃炎培先生在1917年提出職業教育的目的是“為個人謀生之準備、為個人服務社會之準備、為世界、國家增進生產力之準備”,把職業教育的終極目標確定為:“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黃炎培對職業教育目的的論述,特別注重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實現了職業教育目的觀上的個人本位論與社會本位論的統一,也體現了尊重人的個性、發展人的個性的崇高境界。另外,他既注重了低層次的“謀生”,又注重了高層次的“樂業”,體現了“謀生”與“樂業”的統一。所謂高職教育,是高等職業教育的簡稱。1999年6月13日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將高職教育明確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將高職教育的根本任務定位為培養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這一論述,無疑為我們明確了培養人才的標準。高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其任務是為行業企業提供高素質、高技能的專門人才,以促進我國經濟建設的穩定健康的發展。按照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的文件精神,對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進行了科學定位,明確了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要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根據文件精神。筆者以為,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應該定性在“職業”,定位在“技術”,定格在“高等”。由此我們便可推知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培養目標?! ∈紫龋叩嚷殬I技術教育的辦學性質屬于職業教育。職業教育具有雙重屬性:一方面,它屬于以培養提升人的素質為根本宗旨的素質教育的一種,具有與其他類型教育相同的一般屬性,但同時它又具有其他類型教育所不具有的特殊屬性,這就是直接為地方經濟和文化發展服務,為學生的就業服務,因而具有區域性、技術技能性和市場導向性?! ∑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辦學任務應該定位在“職業技術”。這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的根本區別。通過與普通高等學校培養目標的比較分析,筆者認為,普通高等學校培養學術型、研究型、學科型、管理型的人才,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培養操作型、技術型、應用型、工程型、服務型的人才?! ≡俅危叩嚷殬I技術教育的辦學水平應該定格在“高等”。這是相對于中等職業技術教育而言的。這里的“高等”是指“大學??瞥潭?rdquo;(以后還可以向大學本科、甚至是研究生程度提升,現在的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就在嘗試升格為職業教育的本科院校)?! 「叩嚷殬I技術教育的培養目標,筆者認為是培養造就具有大學專科程度的文化知識,又具有高級技藝,能在現場進行技術指導、操作、服務和管理的專業技術人才。如果說,普通高等教育培養“白領”人才,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培養“藍領”人才,那么,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培養的就是“綠領”人才。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培養“綠領”人才,也就是活躍在生產經營第一線,既有專業理論知識,又有很強的動手操作能力的高級技藝型、操作型和服務型的現場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在具體的辦學過程中,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依筆者之見,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一)課程建設與改革 課程建設與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學質量,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合理設置專業與整合課程,這是構建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高職院校要根據企業、行業、用人單位、地方經濟的需要以職業崗位為依據,以技術含量為參數,合理設置和調整專業;要有強烈的市場意識,及時了解和掌握社會需求的變化,使人才培養模式與人才需求結構相適應。在高職院校學習的學生基本上在校學習時間只有兩年半。在有限的時間里必須打破傳統的學科式課程設置模式,建立整合式的職業課程體系;力爭做到既重視課程的應用性,又不否定課程的基礎性;既重視課程的專業性,又不否定其適應性;文理學科相互滲透,不斷增加選修課程。建設一支“雙師型”的教師隊伍,建立以職業能力為中心的課程體系和以市場為導向的專業體系等來實現。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應走非學科型發展的道路,堅持以職業能力為中心培養應用型的“綠領”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