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重型裝備制造業中出現了產能過剩和市場需求不足的弊端,重型制造行業中增長緩慢,重型裝備制造業進入了激烈的市場競爭常態化中,產能過剩問題日益突出,市場需求較少,工業品的價格下降,企業遭受到了生產經營成本高,銷路不暢,資金周轉壓力大,融資困難等困境,重型制造裝備進入休整期。下面文章就從盈虧平衡點開始分析,揭露制約中國裝備制造業中的問題,并針對性的提出相關改進建議。
關鍵詞:盈虧平衡點,變動成本,邊際利潤
一、前言
數據顯示,一重股份自成立以來,營業收入逐年下降,由成立之初年銷售收入102億元,下降到2016年的32億元,降幅達到68.6%,利潤總額從2012年近14億元到2016年虧損58億元,因連續兩年虧損被上海證券交易所退出風險警示(ST)。一重股份陷入困境既有宏觀經濟因素,也有企業自身經營的問題。企業財務數據是企業經營狀況的晴雨表,通過財務數據的分析可以挖掘數據背后的信息,揭示企業經營的問題。
二、一重股份2012—2016年盈虧平衡點分析
盈虧平衡點又稱保本點、盈虧臨界點,通常是指收入和成本相等的經營狀態。這里的成本既包括生產成本,也包括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但不包括財務費用、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投資收益、營業外收支等。盈虧平衡點分析也稱為保本分析,是基于本量利基本關系原理進行的損益平衡分析。
盈虧平衡點分析對于制造企業來說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效的。西方傳統理論認為,一旦企業盈利長期低于盈虧平衡點,即產品實現的銷售收入無法覆蓋成本時企業就應該停工,避免損失的進一步擴大。根據定義,盈虧平衡點收入-(固定成本+變動成本)=0,因此盈虧平衡點分析的重點和難點在于區分企業的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對于不同生產企業,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區分不盡相同。根據一重股份的生產特點,本文中變動成本包括原材料、外購半成品、輔助材料、燃料動力,固定成本包括人工成本、制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此外,還需要明確幾個概念:邊際利潤=營業收入-變動成本邊際貢獻率=邊際貢獻/營業收入*100%生產經營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
(一)一重股份盈虧平衡點收入趨勢分析
通過對一重股份近五年的數據進行梳理,得出表1。從圖1所示2012年到2016年盈虧平衡點收入與營業收入對比可以看出,盈虧平衡點收入逐年抬高。2012年到2014年二者基本貼合,但安全邊際不高,企業處于虧損邊緣,其中生產經營利潤一直為負數;2015年開始,實際營業收入遠小于盈虧平衡點收入,企業出現大額虧損;到了2016年,實際收入創歷史新低,與盈虧平衡點收入出現巨大差異,巨虧55億元。
從2012年到2016年趨勢看生產經營持續虧損,雖然2012年到2014年利潤總額為正,但主要來源于營業外收入以及資產減值損失的轉回。從盈虧平衡點分析的理論來看,由于實際收入不能持續明顯高于盈虧平衡點收入,則企業經營利潤虧損將成為常態,企業如果要實現利潤,只能更多的依靠非經營因素。
(二)一重股份盈虧平衡點收入逐年抬高的原因分析
影響盈虧平衡點的主要因素有:銷量、單價、變動成本、固定成本以及產品結構。2012年到2016年,一重股份營業收入逐年下降,隨著邊際利潤率逐年下降,盈虧平衡點收入逐年提高。特別是2016年,營業收入僅為32億元,邊際利潤率僅為5%,造成盈虧平衡點收入達到416億元,這對一重股份這個體量的企業來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最終造成了巨額虧損。
1.受下游產業低迷影響,銷量持續下降。國內重型裝備制造業下游產業存在著產能過剩和市場需求不足的問題,全行業增長乏力、競爭激烈。近年來,重型裝備制造業激烈的市場競爭成為常態,特別是傳統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仍比較突出,市場需求依然不振,工業品價格還在下跌。一重股份主要產品冶金設備、核能設備、鍛壓設備、重型壓力容器等,2016年收入較2012年下降幅度均在40%以上,降幅最小的大型鑄鍛件業務也有17%下降幅度。
2.銷售成本增高,而銷量不斷下降,壓縮了邊際利潤空間。邊際利潤率由2012年的34.5%下降到2016年的5%,然而一重股份要想實現盈利,邊際利潤率大概要維持在30%以上。固定成本中,銷售費用由1.3億元增長到3.0億元,管理費用雖然下降16%,但遠不及營業收入降幅,特別是計入管理費用的折舊和攤銷費用較2012年增長了1.6倍,與產品質量三包相關費用較2012年增長3.5倍。
3.裝備制造企業普遍面臨剛性成本增加的巨大壓力。人工成本逐年攀升,與人工成本有關的五險一金以及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等成本不斷增加,需承擔費用的離退休人員數量持續增加。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壓縮人工成本空間的壓力不斷增大,人員負擔和改革成本非常沉重。以一重股份為例,2016年人工成本較2012年增長了26.6%。
4.稅費負擔偏重是裝備制造企業較為突出的問題。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裝備制造行業產品的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國家雖然一直致力于結構性減稅,降低企業負擔,但稅收負擔往往與企業利潤水平、經營狀況等不能直接掛鉤,使企業的實際負擔加重,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減弱。
三、一重股份盈虧平衡點分析對我國裝備制造業的啟示
一重股份是中國重型裝備制造行業的典型代表,一重股份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傳統裝備制造行業的問題,一重股份盈虧平衡點不斷抬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國目前傳統裝備制造業面臨經營虧損風險加劇的情況。
(一)國家應給予相應的產業政策扶持
1.迫切需要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重型機械行業的能力和水平關乎到國家的競爭能力、外交上的話語權、工業化的進程和國家的安全,且所服務的領域大多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部門,關乎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都是國家產業政策重點支持的行業。國家應出臺一系列產業規劃,結合支持東北振興、建設雄安新區等重大政策舉措,給重型裝備制造業,特別是基礎性的裝備制造行業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政策紅利。
2.減輕裝備制造行業的企業負擔,降低“五險一金”企業負擔比例,下調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等政府性基金的征收比例,降低企業成本。
3.隨著企業轉型升級、結構調整、創新激勵機制進一步完善,引進創新人才數量將不斷增加,相應會帶來人力成本上升,希望能出臺社會保險費率下調政策,減輕企業負擔。
(二)企業應調整產業結構,控制成本,提高競爭力
1.結合我國當前產業結構調整、產品升級換代對重型機械行業的市場需求,努力提高現有技術水平和制造能力以滿足重點工程、高端產品的巨大需求。只有擁有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才能減少對技術、設備引進的過度依賴,才能提高國際競爭力。
2.以營銷為龍頭,拉動企業發展。一重股份的行業特點是訂單式生產較多,只有努力增加訂貨量,使銷售收入真正提高,才能提高企業邊際利潤,真正實現盈虧平衡點收入。
3.加強變動成本控制,通過提升工藝技術,強化對各層級技術人員的培訓和指導,提高其技術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生產實際,從人、機、料、法、環等方面查找影響質量的因素,對于具體工藝要按計劃完成界定,做到成熟一個固化一個。強化質量管理,做實做細操作要領書,對工藝進行明確和細化,使操作要領書既符合質量管理手冊和質保大綱要求,又能有效精準執行工藝要求。同時,加強質量風險防范工作,從設計、生產等各個系統,想方設法提高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減少售后服務支出和質保支出。
4.強化人工成本控制,優化人員結構,將工資總額與營業收入掛鉤、與利潤掛鉤,真正實現固定成本的可變化,提高勞動生產率。
5.強化生產經營利潤,淡化非經營利潤。通過突出生產經營利潤考核的重要性,提高利潤總額的穩定性,才能持續提升企業盈利能力。
以上文章從傳統的盈虧平衡分析點開始分析,根據本量利多的因素探究目前裝備制造行業中的問題,發現盈虧平衡點對重型制造業的啟示,根據這些啟示制定促進重型制造業解決產能過剩問題的相關意見,提升企業經營利潤。
參考文獻:
1.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財務成本管理[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7:363-384.
2.劉文國,王純.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推薦閱讀:企業財務管理問題與解決措施
這篇財務會計類論文發表了企業財務管理問題與解決措施,論文首先分析了我國企業的現有財務管理的現狀,探討了我過財務管理面臨的嚴峻狀況,財務管理能夠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發展的根本,推動企業長期健康的成長,那么現階段我國企業財務管理存在哪些問題呢?
相關閱讀